成绩查询 欢迎访问百年芳华——老一辈盱中人事迹系列之杨德华校长
高考倒计时
返回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校庆专栏 > 校庆活动 校庆活动

百年芳华——老一辈盱中人事迹系列之杨德华校长

全文30752字2020-10-21 15:38:10校庆活动

山不在高,有贤则名

                         ——记江苏省盱眙中学第19任校长杨德华

                                                                                                             

                                                                                                               微信图片_20201021154158.jpg

                                    陈光永

微信图片_20201021154334.png

引 言


    自古以来,学校都是清水衙门。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社会上产生的各种思潮不能不影响到校园这块净土。盱眙中学虽然是座山顶上的学校,并不能避开人间烟火,教师中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诉求。在改革开放深入的过程中,曾经流行一句经典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怀。然而其时的盱眙县是一个财政倒挂极度贫困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对教师更是疼起顾不起,再加上其他内部因素,盱眙中学发展已到举步维艰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姚祝礼校长不愿委曲求全,于1987年高考结束后愤然辞职,成为盱眙中学有史以来重大事件。

    姚祝礼校长辞职后,谁来接任盱中校长?成为盱眙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通过考察,最后目光集中在杨德华同志身上。可是找杨德华征求意见时,他坚决不同意,理由是盱眙中学是盱眙最高学府,那里知识分子成堆,自己只是中师学历,比起那些崇山峻岭来,他连一个小土丘都不如,去做领导,怎能服众?此前,鉴于盱眙中学的复杂情况,也有人警示他:“上山容易下山难!”更增加了他的顾虑。工作了这么多年,获得不少荣誉,名声也很好,如果在盱眙中学翻船,个人荣辱得失事小,影响学校教育,岂不误人子弟?

微信图片_20201021170941.jpg

                                                                    (杨德华同志任修公社书记时工作照)

    但县委不这么认为,他们非常了解杨德华。杨德华于盱眙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河桥小学任教,后来当上班主任、教务主任。文革期间被抽到县里,在县委“五人小组”从事全县干部审查工作。再后到反修(黄花塘)公社担任秘书、党委委员、副书记、革委会主任、书记等职。1983年调任旧铺公社党委书记。农村工作一干就是好多年。198412月调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8612月调任盱眙县级机关党委书记。这一圈子下来,无论工作经验还是组织能力,就连好样的人都是难以企及的。而且他又是本县人,人脉关系非常好。同时,从业务上说,他也是教师出身,在教育这一口,不是门外汉。县委之所以看中杨德华,就是看中他的能力,他们相信杨德华到了盱中,一定不负众望。

    然而,尽管县委领导左说右劝,杨德华同志屡次让贤,就是不松口。毕竟大家一起共事多年,都是知道晓道的,县委领导同志也不好放下脸来过于逼迫。

    一天,县委书记赵宏章、县长黄登仁、前任盱中校长史有鹏等约杨德华同志一起到盱中考察。等他们到盱中时,那里已经安排好会场。赵宏章书记走上主席台宣布:“杨德华同志为盱眙中学新任校长,与大家见面。”

    杨德华措手不及,赵宏章书记对他笑说:“这是组织决定。”

    杨德华同志无可奈何地笑笑,他没有抱怨,而认为这是组织上对他的高度信任。于是他成为盱眙中学第19任校长。

    或许有人认为,杨德华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任职,一定会借此机会向县委开出许多条件,例如在人事调配、经费划拨等方面,为今后校长工作的开展给予必要的支持。持有这种认识的人错了,杨德华校长只向县委提出一个要求:明确校长负责制。这个条件让那些不了解杨德华的人大跌眼镜,以为他心眼太实:临阵受命,盱中这个烂摊子以后能不能收拾好,还不得而知,事先就把责任揽在身上,岂不是自立军令状,自断退路吗?而了解杨德华的人则认为,他放在哪里,都是敢于担当,敢于进取,实实在在办事,决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种混日子的人。冲他这句话,就预示他已激发雄心,要有所作为,置身家性命于不顾了。



    第一山虽然不高,但自古是盱眙的教育圣地。早在西汉时,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就在第一山上建成“先圣宴居殿”,设坛讲学。唐宋以降,历朝又相继在第一山创建崇圣书院、淮山书院、登灜书院、敬一书院、明伦堂、孔庙、魁星亭等设施,完备了学子读书和祭拜的需求。承前启后,第一山教育薪火相传,延续千年,经一代代文人贤士苦心经营,名闻遐迩。元至正时,任盱眙县崇圣书院山长的张谦曾题《会景亭》诗,其中一首为“罗浮山下梅千树,尽是仙家手自栽。万斛清香无着处,却为移向此中来。”描写了四方士子前来求学的盛况。

      1920年民国时期,第一山顶建成盱眙第一所县级中学——安徽省立第九中学,此乃盱眙中学前身。办好教育,是盱眙人千百年来的追求。但筚路蓝缕,兴学之途难免会有高低起伏的时候。1988年盱眙中学当第19任校长杨德华接任时,盱中教学质量已跌于低谷,高考升学率排在全淮安市各县末位。全校师生切盼继任者是一位精明强干的校长,以期领导大家,重振盱眙教育雄风。

然而履新第一天,出现在师生面前的杨德华校长,让盱中人心中泛起嘀咕:“他行吗?”那天,杨德华校长身穿一件蓝色中山装,脚穿一双黑色松紧口布鞋,个头中等偏下。虽然在县城工作了几年,仍未漂白掉他在农村工作多年所沾有的“土气”。甚至有人私下说他“像大队书记。”是的,此校长相貌平平,但是如果哪位以貌取人的人而敢于轻视,放任不羁,严重触犯校纪校规,那么,将会受到的字字见血的训斥,会让他终生难忘。

    不过,杨德华校长也深知,盱眙中学这里的人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是普通群众,他向来对知识分子抱有敬畏之心。他之所以不愿到盱中工作,也有另一层顾虑,就是生怕直率的脾气有辱斯文。既然当了校长,也就时时注意约束自己。

杨校长在第一次校会上对师生们说的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甚至会带上一两句乡言俚语。他说:“我来当校长,只能为你们提供服务。教的好与不好,在于老师的教学本事;学的好与不好,在于学生的平时努力。一年收成,全靠你们出成果。”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133.jpg

    一句大实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不易。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主,学校的每一件事,无不牵动校长的神经。“为教学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大有文章可做:如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如何改善教师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环境?如何正确引导教学方向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有这些,不仅要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还必须相应地作出经济上的筹划。这些都归结为“管理”二字。因此,杨德华校长上任的第一件事,重中之重,就是抓盱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制订。他把这部《方案》视为今后学校工作的总纲,将决定着盱中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前途,所以他要全力做好这件事。

    杨德华在盱眙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他们必修课程。这位先师始终扎根于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土壤,不断地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总结、提炼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深刻反映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和基本规律,堪称“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面镜子”。对照这面镜子,杨校长针对所掌握的盱中情况,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参照其他单位的改革经验,结合自身多年农村、机关工作经验,着手制订符合盱眙中学实际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草案由杨校长亲自执笔撰写。对于一个既是计划的起草者,又是计划的执行者来说,没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就不能统观全局;没有博大的胸怀魄力,就不能制定出宏远目标;没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就不能作出无私的承诺。

亲自动笔,是杨德华校长的工作习惯。一直以来,他虽然是所在单位一把手,他的工作报告或发言一般不用稿子,口才极好,出口成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重要的文件,都是亲自拟稿,有着扎实的文笔功底。在撰写草案的那几天,杨德华每天都熬到深夜。他平时就是杆老烟枪,加之抠头脑,大半夜下来,两包烟剩不了几支。初稿写成,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后定稿。

这是一部盱眙中学前所未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方案》明确规定学校实行“三制”,即“校长负责制、职工聘任制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其主要内容为:校长由县政府聘任,副校长由校长提名县政府聘任,教职工由校长聘用,持证上岗。改教研组办公为年级组办公。教职工的考核权、奖惩权逐级下放,分层考核。对校内富余人员精减,采取分流换岗,或调离他校等办法,做到一人一岗,职责分明。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考核内容,对出勤情况、办事效率、工作质量都作量化考核。学期结束,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分等奖励,并作为下一年度聘用与否的依据。《方案》体现出全新的现代管理模式。

   《方案》中还一改以前遮遮掩掩的做法,理直气壮地提出“通过正当渠道自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社会或赞助,或捐赠,催生了社会办学的萌芽。

《盱眙县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的施行,能够兴利除弊,调动全体教育职工积极因素,从体制上保证了校长办学构想的实现。

    这部《体制改革方案》的出炉,让全体师生员工对杨德华校长有了新的认识:该校长文笔老到,思维慎密,谋政有方。再一次验证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那句老话。

   《盱眙县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被盱眙县委、县政府认可后,转发到全县中、小学。当年被盱眙教育界誉为县政府“1号文件”。

    如果说东汉孔安国开启了盱眙教育管理的先河,那么,今天杨德华校长所制订的《盱眙县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的实施,翻开了盱眙现代教育管理的新篇章。

    杨德华校长深知,再好的方案必须实施,否则就沦为纸上谈兵,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许多工作要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去做。他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所以为落实《方案》,他决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年盱中教师队伍的状况是,有不少外籍教师,如上海的、南京的、杭州的……他们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盱眙的教育事业,现在都已过了不惑之年。如今异地家中老的生活需要照顾,小的教育需要关心,他们都有回原籍工作的愿望。然而能不能如愿,关键在于盱中领导放不放行。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离开,必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无论哪届领导,都想在自己的任内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成绩,依靠的就是这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谁会轻易松手?即使有个别教师幸运地调回原籍,也并未改变盱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所以这些外籍教师都把希望寄托在每一位新任的校长身上,但每一次等来的都是失望。当杨德华校长逐户访问教师时,他们仍不失时机地再一次提出诉求。

    这似乎给杨德校长出了一道难题:放还是不放?

   一句农村土话“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让杨德华初步懂得保护人才和储备人才的道理。现在处在校长的位子上,更让他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然而杨德华毕竟做过多年政工工作,对“人才”的理解可能与一般人不同,他的理解首先是“人”,然后是“才”。即“人”是第一位,“才”是第二位。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也就会影响到他所具备的“才”的发挥。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对于人才不仅要懂得如何去使用,并且更要懂得如何去关心和爱护。杨德华校长的目光不只是停留在盱中客籍教师身上,不只是为一时一事、一朝一夕操心,他的目光放得更远,而是展望于盱眙中学的未来。对于客籍教师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杨德华校长充分理解,并决定要为他们解除多年的心头郁积。他对所有客籍教师说,愿意留在盱中工作的欢迎;如有困难想走的,只要原籍接收,盱中      忍痛割爱,一律放行。两年后,所有想调回原籍的教师都顺利地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盱中作出周密计划,为补充人才缺失,到乡镇中学选拔优秀教师。每次下乡考察,杨德华校长都亲身而往,体现了他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教学质量滞后,一直是盱中最突出的问题,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这才是杨德华校长着眼的长远目标。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253.jpg

    在杨德华校长的领导之下,坚持“立足现有教师的提高,辅之必要的流动;立足在职学习进修,辅之有计划脱产培训;立足自身经验积累、总结,辅之外校经验吸收消化;立足于教职员工的本地化,辅之于适当的人才外聘”的原则,探索出一系列新机制。

    一是培训机制:对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要求做到“四个一”,即承担一个教改课题,上好一堂示范课,带好一个兴趣小组,写好一篇教学论文。鼓励教师学有专长,教有特点。在外地教师纷纷调回原籍的情况下,这些做法对解决教师“断档”、实现教师本地化卓有成效。

    二是督查机制:课堂教学在强调集体备课,在要求“三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精、三细、三点”的做法,即“精讲精练,精选例题,精留作业;细心备课,细心批改,细心评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点”。建立教学质量跟踪分析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情况每月一次抽测,一次质量分析,一次学生座谈会,找差距,促教改,提高业务素质。

    三是激励机制:各学科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的每篇教学论文,都有给予作者相应的奖励标准。升学奖一改以前的平均制,制订出根据达线率、考取重点大学生数、主、副科等不同的奖励标准,公开、公正、公平。这样的奖励标准大部分教师都非常欢迎,但是也有少数教师不放心。因为这些奖励方案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不知到时能不能兑现?杨德华校长手拍胸口说:“到时没有钱,我卖掉小棉袄头也要凑钱给你们。”他是用人格做担保,谁还能再怀疑!于是,用有限的资源,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是用人机制:以聘用本县教职员工为主,选拔本县教学骨干和后勤管理人员充实学校领导层,便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后勤管理的到位,为顺利实现盱中教育教学长远目标铺平道路。

    以上制订的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看似小事,但是用军事术语说,这就是战略上的谋篇布局,不是每个指战员都能做得如此缜密的,只有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才能调动全局。杨德华校长敏锐地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敢于创新,与时共进。正是这个方案的落实,奠定了盱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并且在方案逐步落实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杨德华校长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的威望,同时人们也感受到了他那亲和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魅力。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352.jpg

                                                                 (杨德华校长手书)


         在进一步介绍杨德华校长治理学校之前,不妨先谈一谈他这个人的为人。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530.jpg

    杨德华同志19402月出生于穆店乡杰何村一个贫穷的家庭,1948年年底盱眙解放,杨家分得了几亩地,全家人的生活方能将就维持。父亲杨家兆深感自己不识字的苦衷,下决心就是摔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杨德华开始是在穆店小学读书,从家到学校来回十几里路。一早天刚蒙蒙亮他就空着肚子,背起书包,带着粪箕,顺路拾粪。到了学校,把粪箕放在厕所角落,进到教室准备上课。孩子们都知道父亲承担家庭的不易,学习都很自觉,从来不要别人督促,有一点时间都是用来看书、阅读。他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957年,杨德华考上古城中学。古城在穆店西边山里,离他家有三十多里地,都是山路,还要翻山过涧,每次星期天回家也都靠步行。1960年杨德华从古城中学毕业,考虑家庭经济情况,放弃了考高中上大学的志愿,因上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能发给伙食费,于是报考了离家最近的本县盱眙师范学校。

    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

    有句俗语:长子如父。身为长子的杨德华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家中一切事务都是由他作出主导意见。他切记古人的教导:“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既是孩子之父,又要为人师表,尤其对子女管教甚严。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吃苦耐劳,认真工作,不要攀比。衣不破不脏干净就行,食好孬不问吃饱就行。因自己过过穷日子,要求子女做到吃饭三光:锅光、盘光、碗光,不能浪费粮食。在子女学习上,管教得更加严厉。他在反修公社当书记时,十来岁的大儿子带在身边上学,每天布置孩子临帖,完成几篇毛笔字。有一天看到孩子写的字大不如前,罚孩子跪在院子里。夏天火热的太阳晒在孩子身上,邻居看了都心疼。谁劝也没用,罚跪时间未到,他就是不让孩子起来。还有一次,堂、表小兄弟四人在家门口玩耍,老远瞥见家主回来了,像老鼠见到猫似的,赶忙溜进屋做作业。可能杨德华也老远发现了他们,进得屋来,检查四兄弟的作业。如果四兄弟个个作业都做得很认真,也就罢了,偏偏都不令他满意,他立即将四个孩子罚跪成一排。甚至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放假回来被发现某些事未达到要求,仍然被罚跪。是的,他奉行的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姑且不论对与错,只是在这种管教下,这些孩子后来个个都成才了。

    杨德华严格家风,让家人们行事处处小心,稍有不慎,便会受到他的呵斥。有个外甥在食品站刚参加工作,穿得西装革履,被杨德华看见,训斥道:“刚工作几天就穿成这个样子,不稂不莠,是做事的人吗!”立马要他换掉这身衣服。女婿家住城北涧沟渡,在城南县粮库工作,1990年为了上班方便,买了一辆小轻骑,不敢放在家里,生怕被岳父发现挨训,偷偷地放在别人家的院子里。

    在宣传部工作时,有次下乡,顺便到张洪公社看望正在那里当书记的弟弟杨德国。中午弟弟留哥哥下饭店。杨德华顺口批评说:“下什么饭店,公社食堂的饭不能吃?以后来人过往,不准下饭店搞特殊!”杨德国自小就服哥哥管,因为哥哥说的话都有道理。

    杨德华以身作则,对自己更是苛求。他常年衣着几乎没有多大变化:鞋是布鞋或解放鞋,大女儿结婚时,女婿买了一双皮鞋送给他,他一直舍不得穿;衣服是灰色或蓝色中山装,学校做的一套西装校服,也一直挂在衣橱里。最洋气的要数冬天穿的一件羽绒服了。有时会看到他载着一副茶色眼镜,他可不是装洋气,而是迫于无奈,疑似患有眼疾,是想用眼镜来遮挡一下因充血而发红的眼睛。

    说到杨德华最节俭的事,要数他用的手提包了,为此还闹出个笑话。他的一个手提包用了一、二十年,从乡里用到城里,提包带都断了,仍舍不得扔,用针线缝缝照用。有次到省里参加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别人都是直接进入会场,等到他走到会场门口要进去时,门口的管理人员看到他这身穿着和缝着针线的手提包,把他拦下,不让进。杨德华说他是来参加会议的。那位管理人员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他,不相信。等他从手提包里拿出会议通知和工作证,才被放行。

杨德华还写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过年时,全村的门对子都是请他写的。盱中最初的“树人楼”三个字是他亲笔所题。他读的书多,而且记忆力特好。每到夏天在院子里乘凉时,都会围上一圈人,听他摆龙门阵,一出一出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听。      这时,就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位老于世故,见多识广的智者。

尊老爱幼乃圣人之道,孟子有“以杖叩其胫”,是对做错事小孩子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表示责罚;《孟子》有“为长者折枝”,即见到长者,抱拳作揖,弯腰鞠躬,表示对老人的尊敬。杨德华受教于圣人,他也是照圣人的话去做的。有一次从旧铺骑自行车回家,离家不远,遇到一队出殡的人。当打听到这位逝者是本村的老人时,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架,跪倒在灵车前就行磕头礼。堂堂的一位公社书记,不计自己身份,能为一个去世的普通老人跪在地上磕头,让送殡的群众既感到惊奇,又感到惊喜,一时传为佳话。

    想来,古之贤人也不过如此。


    杨德华同志身居校长之位,从来不搞特殊,而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员教师。他常常以叶圣陶说的“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来规范自己,激励自己: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

杨校长家住城北实验小学宿舍,为上下班方便,县委给他配了一辆车牌为20号的吉普车。然而,平时除了开会或时间紧急外,他很少使用。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风霜雨雪,每天清晨,他都徒步从山下登台阶上来,第一个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新的一天,他那简朴的形像也在无声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晚上巡视学生宿舍,一直等到熄灯才离校回家,两头不见日。

杨校长眼睛经常充血,不明原因。有人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都推说没时间,只叫驾驶员帮去医院拿点眼药。从早到晚,他心里盘算的全是学校的事。

    关心教师的教学,虽然安排了具有教学经验的专人如程其嵩、秦家琪等分管,也经常听取汇报。他对教师提出要求:不能死教书,也不能教死书。教育要注重启发,要能引导学生举一而反三,教给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正符合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理念。利用培训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并且鼓励他们要勇于担纲。到1990年全校已有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44人。全校本地教师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以校为家,从来没有忽视对后代成长的关心。叶圣陶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能够自学。这些教导杨校长切记在心。周一的校会校长讲话时,他经常引用古人的“读得书多胜大秋,不需耕种自然收”等语来劝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知识就是财富。他也特别强调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专心听讲。有一次早操结束,全体同学集中到台前听校长讲话。杨校长在讲话过程中,看到后排有几个学生乱动不守纪律,其中一个是他的侄儿,便大声喝道:“杨亚林,站好!解散后不准走!”解散时全体同学都进了教室,操场上只剩下他的侄儿还孤零零地站那里,直到打预备铃才准许回教室。他对侄儿的严厉处罚,让所有同学引以为戒;他的这种行事作风,也给全体教职工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根据盱中的具体情况,又亲手编写了《中学生一日常规》,每生一册,规范了学生的言行。

     1989年“六·四”风波的出现,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杨校长针对这种情况,布置了现阶段的思想工作,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三热爱”活动,组织了“祖国建设成就报告会”,先后举办“中国近代史的灾难”、“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和“西方民主的本质”等讲座。组织师生进行“春风十年话都梁”、“家庭十年变化”的社会调查,校团委开展了“立志、勤学、实践、成才”八字系列活动,举办“共青杯”小论文竞赛等,这些活动,帮助师生抵制错误思想影响,树立正确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基建排在他议事日程的首要位置。为了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千方百计加大基础实施投资。他经常向县委、县政府作工作汇报,积极进行社会活动。1988年,通过上级拨款、社会集资和学校自身投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继续实施校园基本建设。先后铺设两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扩大了学生课间活动场所。新建男生宿舍20间,同时整修了女生宿舍。男生宿舍区命名为“桃李苑”,女生宿舍区命名为“新蕾轩”。并将师生宿舍按居住区全部隔成小院,砌成花墙,与教学区分开,实行块状管理。

1989年,争取到市、县拨款25万元,新建一座860平方米的大饭厅,可容纳700人就餐,饭厅桌凳齐全,改变了多年来有食堂无餐厅,学生就餐混乱的现象。

       1990年,又争取到市县拨款45万元,新建一幢1150平方米的“树人楼”,作为语音、电教、阅览和行政办公用房。这时初、高中24个班都搬进楼内。长期以来教室分散,难以管理的局面得到改善。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过去盱中有西、南两个大门和东边一个后门。西大门为正门,出门为下坡,只有千级台阶通向山下大街,交通不便。杨德华校长决定封闭西大门,改南大门为正门,而且新建的大门不落俗套,非常大气。这一布局,奠定了盱中将来的发展框架。杨德华校长为盱中制定的发展规划,还得到当时分管文教的李建国副县长的支持,在四套班子会议上,竭力争取为盱中修筑一条6米宽的水泥路从斩龙涧通向山下大街,命名为“盱中路”,彻底解决了盱中人交通不便、出门受阻的困难。

校内也开始了整体绿化、美化工程,种植价值4千元风景树木和花草,挂牌管理,责任到人,营造出优美的读书环境。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706.jpg

                                                                    (杨德华校长在盱中新大门留影)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740.png

结 语

    杨德华自19881月出任盱中校长,转眼已经三年。三年来,盱中升学率直线上升。1990年,盱中高考录取本科46名,排在全市13个县市前列,一跃成为淮阴市同类中学的先进单位。第一山上的盱眙学府又声名鹊起而享誉四方。

    由于杨德华在盱中校长期间工作出色,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市先进校长、先进工作者。还被选为县委委员。

       19913月,县里准备召开党代会,杨德华将参加会议。在会议前几天,杨德华校长带着领导班子成员沿着盱中围墙走了一圈,边走边畅谈着盱中未来的发展规划,憧憬着盱中美好的将来。

      1991316日下午,县党代会召开预备会议,杨德华在会上作了发言。傍晚散会时,他吩咐吉普车驾驶员到印刷厂提材料,不用去接他,约邹振国同志一起步行回老北头的家。他对邹振国说;“自打在盱中工作,没有时间逛盱城大街,今天你陪我从南头到北头一起走走。”哪知回到家后不久,猝发脑溢血,紧急送到县医院抢救,及时接来南京专家会诊。专家检查后说:杨德华多年前已经患有动脉硬化,如果及早治疗尚能缓解病情。他的眼睛充血,就是因动脉硬化引起的症状。如今胪内溢血到这种程度,已经回天乏术。

      1991317日,杨德华同志英年早逝,年仅51岁。

    杨德华校长去世,前来吊唁的人,使全城花圈脱销。参加追悼会的,有县党政部门领导、党代会全体代表、机关同事、学校师生及亲朋好友等近万人,气氛哀伤。

    杨德华校长走了,他留给政府一个思考:如何保护这些忘我工作的同志,能否给出一个硬性规定,每年给他们体检一次,以便让他们身患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杨德华校长走了,他亲手制订的《盱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激励机制,已经成为文化遗产而被盱中人继承下来。

    杨德华校长走了,有一副挽联对他的一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用焦裕禄精神革命,曾使穷乡成乐土,一朝调任,俚民难舍思手足;

    以叶圣陶理论践行,又教老校换新颜,猝日捐生,学界哀歌悼音容。

微信图片_20201021171819.jpg


Tel:0517-88213892(办公室)
Email:10038915@qq.com
Ad:江苏省盱眙县学府大道9号苏公网安备 32083002000100号

Copyright 江苏省盱眙中学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00524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