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校园爆发十问
(视觉中国/图)
湖南一中学结核病爆发,引发了社会舆论对这一古老传染病的关注。结核病为什么还会存在?传染性到底有多强?南方周末记者为您发出十问并一一解答。
2017年8月,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至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有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对疑似及预防性服药学生的诊断待观察。
(湖南省卫计委通报截图/图)
看似遥远的结核病疫情瞬间成为了网络和坊间议论的话题,结核病真的远去了吗?为什么我们忽然感到了它的威胁?持续关注公共卫生(特别是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南方周末为你发出了十问。
疑问1. 结核病预防不是有卡介苗吗?为什么不起作用?
解答
卡介苗无法预防结核病感染的观点已经基本成为公认。1921年,法国的两名科学家发明了卡介苗(以他们的姓氏首字母命名可卡介苗)。卡介苗发明至今,全球超过40亿人接种,我国亦有数十亿人次接种。但遗憾的是,正因为预防效果有限,结核病仍在全球广泛流行,并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全球关于卡介苗效果的研究不计其数,但研究显示:不同国家卡介苗的保护效果从0%~80%不等。总体来说,在北美和北欧的保护率最高(60%~80%),而在热带地区临床试验的保护率通常较低甚至无保护。
由于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权衡利弊后,我国仍然要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这是因为虽然无法预防结核病,但卡介苗可以在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后避免两种严重的并发症,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有75%~86%的效果。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因发病率过低,已不再接种。
疑问2. 结核病传播性有多强?
解答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吐痰时,会排出直径为0.5至5.0微米的感染性气溶胶滴。一个喷嚏可以释放多达40000个液滴。由于肺结核感染剂量非常小,所以每一滴液滴都可能传播疾病。
与结核病人有长期密切接触的人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一个肺结核病人每年可能感染10-15人(或更多)的新患者。结核病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概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患者排出的感染液滴的数量,通风情况,暴露时间,结核杆菌的毒力,和免疫水平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以通过隔离治疗病人来避免。
并不是所有结核杆菌携带者都会发病。部分潜伏感染者的机体能自动清除病菌,更多人潜伏感染的状况可持续数年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发病。结核潜伏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5%~10%。
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具有传染性,如果经过痰结核菌化验,没有查到结核菌,肺结核患者就没有传染性。因此处于结核病潜伏期的人也没有传染性。一般来说,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不包括耐药结核),只要接受了正规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治疗,两周后传染性会大大降低,两个月后,85%的患者传染性会消失。
疑问3. 哪些人群是结核病高发人群?
解答
青年人、男性、儿童、老年人、艾滋病/糖尿病患者。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 此外,儿童、老年人、提抗力低下者更容易在感染结核菌后发病。
艾滋病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人,也是高危因素。艾滋病毒是造成艾滋病毒高发区不能实现结核病控制目标的主要原因。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中的一个主要死因。糖尿病可以让结核病菌携带者的发病率提高3倍以上。一般来说,结核病菌感染者一生中发病几率是10%左右,但是如果结合糖尿病,这个比例将达到30%。
疑问4. 学校爆发结核病疫情之后应该怎么做?
解答
根据2017年教育部下发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同一学校同一学期发现2例及以下患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所在学校反馈;发现3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时,应当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学校报告、反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应当及时组织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师生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
疑问5. 感染学生什么时候可以复学?
解答
传染期的肺结核病人必须隔离,直到传染性消失。同样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根据下列条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可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1)菌阳肺结核患者以及重症菌阴肺结核患者(包括有空洞/大片干酪状坏死病灶/粟粒性肺结核等)经过规范治疗完成全疗程,初治、复治、耐多药患者分别达到其治愈或治疗成功的标准。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光片病灶明显吸收,后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并且至少一次痰培养检查为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疑问6. 发现结核病应该如何上报?
解答
结核病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26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三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
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
疑问7. 不上报会如何处罚?
解答
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疑问8. 结核能治好吗?是不是得了结核就会死?解答
能。现代结合病的药物治疗周期一般为6至9个月。对于没有耐药性的结核病,一般使用一线抗结核病抗生素: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结核病的一个标准短疗程是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两个月,然后单独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再过四个月。
但一旦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疗程会变得漫长而复杂,一个标准流程长达20-24个月,而且药物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肝肾毒性,副作用显著,且价格昂贵,整个治疗过程费用是普通结核的上百倍。除此之外,由于抗结核病药物对于肝脏会有损伤,患者还需要服用护肝药物。
(相关报道:防治结核病:一场被淡忘的全球战争)
疑问9. 如果感染结核菌,没有发病的人以后还有可能发病吗?
解答
可能。结核病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大部分病菌携带者一生都不会发病。处于结核病潜伏期的病菌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这些携带者中只有10%会换上结核病,并且发病概率会逐年减小。如果携带者年纪较大,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如艾滋病),发病率会比常人高。
疑问10.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服药是允许的吗?
解答
预防性服药是可以的,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预防方式。2014年,WHO首次发布《结核潜伏感染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于预防性治疗的干预人群、治疗方案等进行具体指导。
我国《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提到要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经本人同意后对其实施预防性治疗。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中也提到,对筛查发现单纯PPD强阳性、胸部X光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继续了解:
1. 结核病与艾滋病、疟疾并列为全球三大传染病。其中,结核病全球每年新发病人1040万,死亡180万,是全球致死人数第一的传染病。近10年来,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成为健康的新威胁。
2. 结核病疫情已经引起全球关注。201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在莫斯科召开结核病部长级会议商讨各国控制结核病策略;2018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将进行“结核病”的主题讨论,这将是联大史上第5次以公共卫生为主题的会议(前四次分别是HIV,细菌耐药,非传染性慢性病,埃博拉)。
3. 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前30名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人约90万,是全球第三大高负担国家,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疫情较重。目前,中国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国家投入不足,人均投入低于低疫情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和高负担国家如印度和南非。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目前诊断和治疗费用主要是医保报销和患者自负,结核病患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负担较重,配合度差,不利于防控工作开展。
4. 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严重,防治措施乏力。中国每年新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约5万,全球排名第2,近期研究显示耐多药结核病已经在国内传播。中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存在“三低一高” 的情况:即发现率低(14%),纳入治疗率低(8%),治疗成功率低(50%),耐药率高(8.32%)。如果不能有效防控,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结核病的主要流行类型。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卫计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时间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