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查询 欢迎访问家庭用药常见的20个误区
高考倒计时
返回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德育园地 > 卫生健康 卫生健康

家庭用药常见的20个误区

全文19943字2017-04-30 09:09:47卫生健康


    1.看到平价药店里好几种药都符合自己的“适应证”,就一咕脑儿买回来备用。 
    一句话点评:药品是特殊商品,用药安全是前提。
    专家解析:去平价药店购买药品,同去超市购买食品有很大不同。购买食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用,打折时还可以多买一点。而药品是特殊商品,购买时既要考虑适应证,还必须考虑禁忌证,否则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2.一些患者根据广告介绍,去药店自行选购药品。
    一句话点评:药品广告是介绍新药的良好途径,但不是药品说明书。
    专家解析:许多疾病都有相同的症状,例如同样出现咳嗽、咯血症状,年青人以结核常见,而对于50岁以上特别是吸烟者还应考虑肺癌,有一位因“咯血”就诊的男性病人,自述有过多次咯血史,每次都是去药店购买广告宣传的药品,服药后症状好转。直到后来吃药无效时,才到医院诊治,结果检查下来发现是晚期肺癌。
大多数情况下,如普通的感冒、胃肠炎等轻微小病,可以短时间自疗。但是长期依据广告宣传自我药疗就不可取了。
    另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病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处方药,也不宜根据广告介绍,去药店自行购药治疗。
    3.“老病号”久病成良医,就医时自行“点药”。
    一句话点评:就医时,配合医生治疗是病人应有的自觉行为。
    专家解析:病人在看病时点药,类似于在饭店就餐点菜,他告诉医生,要用哪种药而不愿用哪种药。其实,这样做是将就医简单化了。大家知道,就医用药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同样一种药物对于不同病人的用量可能相差很多,也可能虽然患有相同的疾病,甲病人可以用这种药物,但乙病人就不能用。例如,安定类药物,大多数人都可以应用,但是,病人若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即使应用远低于常规剂量的药物,也会诱发急性呼吸衰竭,甚至致命。至于请子女代配药,那更不可取。病情不稳定的老年或慢性病人不宜由亲人代配药,而应当由家人陪伴找医生诊治。
   4.不管药物是否对症,盲目崇拜“进口药”。
    一句话点评:药品疗效应从安全性有效性和药物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
    专家解析:一般地说,进口药品在制剂纯度、工艺和质量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国产药品,服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这并不等于说凡是进口药品的疗效就一定比国产药好。如果不对症使用进口药品,同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同一药物对不同人种在疗效上也存在差异,这需要医生在临床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其实,目前大部分国产药品已有确切的疗效,如盲目崇拜进口药,不注重合理使用,不但造成金钱浪费,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因此,药物治疗疾病的有效程度,主要是看是否对症用药、治疗方案是否正确以及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疗效好坏并不取决于是否使用进口药品。不论是国产药品还是进口药品,只要是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同样都是有效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
    5.“便宜没好药”,价格低的药品肯定治不了病。
    一句话点评:价格不是决定药品疗效好坏的关键因素。
    专家解析:药物的疗效并不以其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药品的价格是由原辅料的成本高低、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产量的多少、广告宣传投入、销售环节和市场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而药物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理作用,是否对症用药和合理使用。
    例如,胃酸过多服用碱性抗酸药十分对症,胃痉挛服用阿托品可以药到病除。像这些选择性很强、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很多,它们都很便宜,只有几分钱一片。再如抗生素,如果不管适用范围,盲目追求新贵,不但造成浪费,还会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给今后的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不能以药品价格的高低来评价药品的好坏,真正的好药应该具备安全高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性。
   6.在购买和服用非处方药物前,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一句话点评:说明书是指导老百姓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的重要信息。
    专家解析:有人认为,非处方药是应用安全、毒副作用小的药品,因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较随意,以致出现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是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它不像处方药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所以药品说明书就是指导用药的最重要信息。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每张非处方药说明书的最顶端,都须注明:“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其目的就在于提醒消费者在应用药物前予以充分注意,避免用药时发生意外。
    7.为尽快治愈疾病,加量、超时服用非处方药。
    一句话点评: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好,只是针对处方药而言的。
    专家解析:非处方药均来自处方药,一般经过临床较长时间考验,疗效肯定,安全性比处方药相对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如果患者服药时,不按照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服用,仍然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有一位患者感冒后求愈心切,同时服用了从药店购买的多种抗感冒药:仁和可立克、快克、泰诺。这就造成了重复用药,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都是三次服用的剂量,这将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再如,每日服用1克以下的维生素C是安全的,但如超过此剂量长期应用则可引起腹泻等,甚至引起尿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还有的人忽视非处方药的使用疗程,超时服用。其实,出于安全考虑,每一种非处方药都规定了疗程,如解热镇痛药解热限用3天,止痛药限用5天,止咳药限用1周,如果症状不缓解就要考虑是否选对药,或用药的剂量、方法等是否恰当,必要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8.在用药过程中,不按医生要求定期检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一句话点评:检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对指导合理用药极其重要。
    专家解析:血液浓度测定是临床用药监测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做到治疗个体化,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临床中常见的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主要有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地高辛等。这些药物在应用过程中都存在潜在危险,进行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显著提高用药安全性。
    有些药物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如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齐拉西酮等,可以导致OT间期延长。因此,医生要求病人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早发现异常。还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甲氨蝶呤、氯丙嗪、安定(地西泮)等易引起肝损害,庆大霉素、链霉素、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吲哚美辛)等可以导致肾损害,因此,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期早期发现毒性反应,及时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换药品,降低药物对人体的损害。
    9.不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句话点评:合理饮食是发挥药物疗效的必要保证。
    专家解析:病人在服药期间都无法避免一日三餐,而饮食所涉及的进食时间、食物成分等都可能通过不同环节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与含钙、镁丰富的牛奶、咸鱼、豆腐等同服,可生成不易溶解的结合物而妨碍药物吸收,使药物减效或失效。再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异卡波肼等)可抑制体内酪胺灭活,如服药期间食用干酪、酸牛奶、蚕豆等含大量酪胺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酪胺无法代谢而蓄积体内,引起头痛、血压急升、心跳加快等严重症状。花菜、番茄等食物中,含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维生素K,食用后会减弱华法林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在服药期间忽视生活方式改变。例如,血脂偏高患者,一边在吃降脂药,一边却烟酒不离,每天仍大鱼大肉的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以致血脂持续居高不下,危害身体健康。
    10.为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随意用牛奶、果汁、茶水送服药物。
    一句话点评:无特殊要求的口服药应使用温开水送服。
    专家解析: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质等成分,用茶水服药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例如四环素类、硫酸亚铁、奎宁、洋地黄等。茶水中含咖啡因及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与安定(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的作用相对抗,使药物疗效下降,也可使某些有中枢兴奋作用药物的兴奋作用加强,导致过度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用牛奶送服药物也可能使一些药物的吸收大大减少,如有人发现,300毫升牛奶可以使去甲金霉素的吸收大大减少。
    11.把医嘱“每日四次”,简单理解为一日三餐加睡前一次用药。
    一句话点评:正确的给药时间以维持人体内恒定的血药浓度为准。
    专家解析:临床服药的间隔时间和次数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的。按半衰期的长短,常用药物分为四类。
    一般地说,用药间隔应尽量在一日的24小时内均分,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时间协调。如每日二次,应尽量间隔12小时服药,可在早7点和晚7点用药;如每日三次,应尽量间隔8小时服药,可在早6点、下午2点和晚9~10点服药;如每日四次,应尽量间隔6小时服药,可在早7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和晚上10点服药。如果你的作息时间与此矛盾,可适当地调整,但间隔时间不要过短,否则难以达到最佳疗效。
    12.家庭小药箱存放药品混乱,不按规定条件贮存药品。
    一句话点评:为确保药品质量,每一种药品都有适合自己的存放条件。
    专家解析:药箱内药品摆放混乱,不仅不方便寻找,还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稳定性,甚至容易造成误服。因此,家庭应按以下方法贮存药品。
    ①备用的品种和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时令性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品种应少而精,数量不宜多,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或更新。
    ②注意分类摆放。一只药盒只装一种药。每种药品都应该写上药名、剂型、规格、用途、用法、用量(小儿的用量应特别注明)及注意事项。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区分开。所有药品应严防小儿随便拿到。
    ③注意贮藏的温度和湿度。药品最好按原包装贮藏,因为药品说明书上标明的贮存条件和有效期都是指在原包装条件下特定的。大多数口服的片剂或胶囊是在常温(10℃~30℃)下贮藏的,但有些药品注明了特殊的贮存条件,如低温冷藏(一般指2℃~8℃)、冷冻(一般指-2℃~-10℃),有的药品注明防潮,则必须严格按照该条件贮藏。
    13.从不检查药品有效期,对过期药品舍不得处理,或随意丢弃。
    一句话点评:过期药品不仅仅是失效,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专家解析:大多数药品的质量只能在有限的保存时间内才能够稳定,因此,家庭保存药品一定要注意其有效期,并定期检查药品的外观和性状。如果发现药品过期应及时处理或更新。即使尚未到期的药品,只要出现粉剂结块、变色、怪味,或片剂由白变黄,出现花斑、松散,或糖衣片发生褪色,呈花斑或黑色,或口服药水出现较多沉淀,甚至变色、有异味等,都应废弃而不再使用。没有发现变质但已经过期的药品也不能再使用。
    14.一有头痛、发热、腹泻、皮肉伤等,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一句话点评:只有明确的细菌性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
    专家解析: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药物,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治疗效果。而大多数人头痛发热属于病毒性感染,如果病情不是十分严重,医生主张以休息为主,完全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以免带来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浪费医药资源,促进体内细菌耐药发生。当然,对非病毒性感冒或症状过于严重的病毒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甚至引发并发症。
    同样,腹泻也是常见身体不适,可因饮食不洁而产生,也可因身体其他疾病而出现。就常见食物中毒而言,大多是由细菌毒素所致,而非真正细菌性肠道感染,对于不洁饮食后迅速发生的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为主者,应该以补充液体为主,最简单的办法为口服补液,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种疾病与损伤,如轻微外伤、关节疼痛、咳嗽等均无需应用抗生素。
    15.为了提高“保险系数”,任意延长抗生素使用疗程。
    一句话点评: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不刻意延长疗程。
    专家解析:在临床上,引起人体感染的细菌多种多样,感染部位差别极大,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用药时间等都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制定的,有一套治疗常规,不是由某一个医生或患者自行决定的。例如,治疗普通肺炎,一般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菌素,疗程为控制症状后3~5天即可。制定这个给药方案是通过成百上千患者的科学研究获得的。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给药时间可以治愈绝大部分肺炎,除非情况特别,一般不必延长治疗时间。
    延长治疗时间不仅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心理影响,还可造成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人体内皮肤、肠道、口腔等器官,本身有大量细菌寄生,与人体成共生状态,部分对人体有利。如果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不仅使感染细菌产生耐药,而且体内共生菌也可能耐药,当人体再次感染时,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可见,应用抗生素必须遵守医嘱,不要自行延长用药疗程。
    16.中草药属于天然药品,无不良反应。
    一句话点评:“是药三分毒”,中药也如此。
    专家解析:中草药绝大多数来源于天然动植物,但随着药源的减少,也出现了不少人工替代品,比如人工牛黄。现在药店里所销售的中草药,绝大部分都是在人造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与野外采摘的中草药还是有差异的。一方面中药材质量控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不顾原产地原则,大规模引种生产,药材的药力会有所下降。
    中药经过炮制、煎熬等,可以“弱化”中药的毒性,例如,乌头有毒,含乌头碱,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引起心脏骤停,但经过炮制后,毒性就大为下降,再对药量进行控制,就可以安全使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大黄、马钱子以及许多虫类药等都有明确的毒性,毒性较大的甚至可致死。但只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合理使用,有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7.“以毒攻毒”,滥用有毒中草药“征服”疾病。
    一句话点评:“以毒攻毒”仍需辨证论治。
    专家解析:中草药里不乏有毒之物,过去,中医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用平和之药如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用毒性比较强烈的药物进行攻伐,也确有因之而痊愈的病例,但也有不少人枉送了性命。所以,中医用大毒之剂进行治疗是有条件的。例如,从砒霜中分离出来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这并不意味着白血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砒霜,包含多种成分的砒霜和三氧化二砷有很大差别。其他在用的有毒中药也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防止大剂量和长时间使用。可见,“以毒攻毒”的中医方法应该接受更严格的检验才能进入临床。
    当然,患者也不能道听途说,随意采用“偏方”“秘方”来“以毒攻毒”。例如,一名48岁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听说鱼胆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就买来一条鲜活的鲤鱼,将鱼胆取出后生吃。结果,她非但没有治好风湿关节痛,反而中毒得了急性肾衰竭,还险些丧命。
    18.害怕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讳医忌药。
    一句话点评:药物不良反应并非100%会发生,但须提高警惕。
    专家解析: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讳医忌药同样贻误病情而导致巨大危害。通常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时,不仅要考虑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更要考虑不用药物导致疾病发展的危害,还要考虑短期抢救生命的意义和长远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命质量的意义。例如,为挽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患者常常不得不忍受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强烈不良反应。
    因此,应该科学地看待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通过减少滥用药、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合并用药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在用药过程中,养成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习惯,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可疑药品,同时与医生或药师取得联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良反应。
    19.“进补强身”观念过分深入人心,不仅中药补,而且西药补。
    一句话点评:缺什么补什么,这是中医“补法”的精髓。
    专家解析:“补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主要运用于虚损症状。“补法”运用的要旨是缺什么补什么,如果什么也不缺就不能补。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人身上显现的是营养过剩,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肥胖等问题,如果进补不当反会加重病情。
    西医本身没有“补”的概念,西药又多是成分单一的化合物,无“补”可言。有些人体内微量元素缺乏,一般的改善饮食又不能解决,那补充一点维生素、钙片等也是可以的。
    20.症状重时多药联用,症状轻时少用药,甚至擅自停药。
    一句话点评:用药不可贪多,更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专家解析:有些人在疾病症状较重时,用药存在贪多心理,轮流看几个医院的专科门诊,同时服用这些医生开的药。还有的人唯恐医生开的药不够,还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其实,多药合用虽然有的有协同作用,但有的却有拮抗作用,有的还可产生有害的副作用,酿成大错。
    有的人在症状减轻后,用药也随之减少。其实,药物的配伍及应用时间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想停就停、想减就减的。再说,临床症状好转,并不代表疾病已经痊愈。还有许多疾病本身就需要长期用药,如降糖药、降压药、抗凝药等。当然,这些长期使用的药物,并非一个剂量服到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调整,但绝不可擅自停药。


Tel:0517-88213892(办公室)
Email:2582109111@qq.com
Ad:江苏省盱眙县学府大道9号苏公网安备 32083002000100号

Copyright 江苏省盱眙中学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0052490号-2